关于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04 09:38 累计次数: 字体:[ ]

程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引导金融活水通过体制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精准滴灌民营企业,全力促进民营经济与金融服务良性循环。

一、已开展工作

(一)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三大平台。围绕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线上,搭建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通子平台,已核准接入金融机构36家、上线金融产品达155项,累计发布融资需求95.46亿元,为1765家企业解决融资68.94亿元。搭建南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已更新发布超41项创新创业项目及78家投资机构对接信息。线下,成立南通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集聚银行、科技小贷、创投基金、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以及律师、会计、评估等50多家机构,为落户南通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至今,已累计开展融资对接活动194场,服务企业1362家,共有122家企业成功融资11.5亿元。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举措早兑现、快兑现、兑现好,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定期开展“江海创投行”路演活动,依托南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针对有股权融资需求的企业和投资机构,重点围绕南通“3+3+N”产业,每月组织开展“江海创投行”股权投融资对接活动及项目路演专题培训活动,并赴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为南通企业进行融资推介,2016年11月以来,共举办47场累计有121家企业参与,促成股权融资3.32亿元。按需开展“金融顾问百企行”,召集一批资本市场专家,在全国50余家券商里精选20名资深投行人员实地走访企业,为企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同时努力做好企业上市“前延”、“后伸”工作。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近60家,为走访企业在项目贷款、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层面以及对接潜在客户、明确转型方向等经营层面提供了信息对接或方案规划。

(二)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由市政府牵头,人民银行负责银行信贷信息采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尝试建立“两库一网”模式。打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南通模式”,旨在解决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信用优质企业更快地获得融资支持,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市人行与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财政局、教育局、环保局、税务局、公积金中心等部门签订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协议,丰富南通市企业信用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库内容,让系统接入机构能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推进系统接入机构与优质民营企业直接对接,切实提高民营企业信贷获得率。

(三)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活动。今年以来,科创板火速推进,为让熟悉了解科创板的专业知识,我们邀请上交所、券商和中介机构开展科创板专题培训5次,受训人数累计超700人次,涵盖企业超300家;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资本市场专业培训,创新性采用“菜单式”培训服务模式,邀请专业机构提供培训课题,由企业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力求培训活动更加的专业化和针对性。成立了南通地区已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及重点后备企业董秘联系组织,每季度开展董秘群体间的互动交流活动,分享上市及资本运作的相关经验,让企业少走弯路,并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授课,提升南通上市推进直接操盘手的专业性。今年上半年,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南通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路演大厅,共开展6场次信贷产品推介活动,为近300家企业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宣讲金融政策,精准推介信贷产品。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支持民营企业金融体系建设、“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建设、民营企业授信服务开展以及帮助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等情况开展自查。以机构自查与监督检查相结合方式推动解决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建立服务民营企业长效机制,确保信贷资源有效投向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不断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相关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科学设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正常资金需求,积极开展转期贷、循环贷、年审制贷、无还本续贷业务,与转贷服务机构进一步优化转贷业务流程,改善小微企业转贷服务质量;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发挥“南通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南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金融顾问百企行”等投融资载体重要作用。推动各地加大对政府转贷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企业知晓面。

(三)加快落实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研究完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回归担保主业、降低费率水平、加大支小支农担保供给,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一是结合国家和省最新担保政策更新完善担保分担机制,推动“政银担担”合作实质性开展;二是计划通过分险、注资等方式与国担基金、省级再担保公司开展合作,以增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拓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探索设立信用保证引导基金,为本市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融资进行增信,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担保机构小微担保业务分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