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7-04 09:27 累计次数: 字体:[ ]

凌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引导金融活水通过体制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精准滴灌民营企业,全力促进民营经济与金融服务良性循环。截至2019年3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1173亿元,较2019年初增加66亿元,增长幅度同比增加19.2亿元,增量在全省仅次于南京、无锡,位列全省第三。全市国标口径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58亿元,比2019年初增加164亿元,增长幅度同比增加104亿元。单户授信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8.6%,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10.6%,分别高于各项贷款2.5和4.5个百分点。

一、已开展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导。今年初,为更好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明确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精准度、覆盖面和实效性,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行、银保监分局共同研究起草了《南通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该办法已于4月9日由市政府办转发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办法从民营企业信贷获率、制造业贷款发展情况、支持产业转型力度和金融服务情况四大维度,针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规模进行分档分类计分,充分调动大中小型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在民营企业信贷获得考评指标中设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的客户拓展力度、贷款投放力度、贷款综合成本和贷款不良率四项指标,形成了贷款户数和金额并重的考核机制;在金融服务评价指标中设置了银行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对企业融资需求的响应速度、信用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等指标,以引导银行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审批时效。考评办法重点加大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分别与财政存款分配和监管部门评级相挂钩,以有效激发银行机构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二)助力银企对接。搭建“线上+线下”三大平台。围绕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线上,搭建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南通子平台,已核准接入金融机构36家、上线金融产品达155项,累计发布融资需求95.46亿元,为1765家企业解决融资68.94亿元。搭建南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已更新发布超41项创新创业项目及78家投资机构对接信息。线下,成立南通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集聚银行、科技小贷、创投基金、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以及律师、会计、评估等50多家机构,为落户南通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至今,已累计开展融资对接活动194场,服务企业1362家,共有122家企业成功融资11.5亿元。为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举措早兑现、快兑现、兑现好,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定期开展“江海创投行”路演活动,依托南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针对有股权融资需求的企业和投资机构,重点围绕南通“3+3+N”产业,每月组织开展“江海创投行”股权投融资对接活动及项目路演专题培训活动,并赴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为南通企业进行融资推介,2016年11月以来,共举办47场累计有121家企业参与,促成股权融资3.32亿元。按需开展“金融顾问百企行”,召集一批资本市场专家,在全国50余家券商里精选20名资深投行人员实地走访企业,为企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同时努力做好企业上市“前延”、“后伸”工作。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近60家,为走访企业在项目贷款、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层面以及对接潜在客户、明确转型方向等经营层面提供了信息对接或方案规划。

(三)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创新创业企业,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业务。我市研究出台省内首部投贷联动专项支持政策,推动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股权+债权”融资服务,缓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成立投贷联动合作联盟,推动全市金融机构联手为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目前,全市有5家银行正式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业务,已为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办理相关业务34笔,授信额超15亿元。针对诚信纳税企业,开展银税合作业务。我市金融监管部门与税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南通市银行业运用税务征管信息系统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授信管理的意见》,将企业纳税信息列入授信调查条件之一,并对相关流程、管理做出明确规定。截至2019年3月末,全市15家银行开发银税信贷产品23个,累计向4568户纳税人发放贷款56.81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4.81亿元。针对外贸企业,创新特色信贷产品。借助出口退税大数据平台,积极盘活外贸企业出口退税资产,在省内首创“出口退税贷”业务。目前从事该项业务的银行从南通农商行一家拓展到4家,授信贷款企业88户,5月末授信余额4.08亿元。利用财政与政策性保险的双重杠杆作用,设立2.88亿元“苏贸贷”资金池,推动相关银行给外贸企业提供快速简捷的融资支持。为降低企业周转成本,推动建立政策性转贷服务机构。2016年末,我们动员全市各地建立了公益性转贷基金;2017年,成立省内首家转贷服务公司,出台省内首部转贷服务管理细则;2018年,23家银行签订转贷政银合作协议,4家试点银行签署银政转三方合作协议。2017年以来,全市总规模5亿元的9个转贷基金(公司)累计为802家小微企业转贷1428笔,转贷金额达109.02亿元,平均转贷日利率万分之四,仅为民间借贷利率的十分之一,不仅有效化解了资金链风险,更为企业直接节约转贷成本超亿元。

(四)财政资金增信助贷。市财政部门不断创新支持方式,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至2018年底,“小微创业贷”“助保贷”“科技资金池”“苏微贷”等财政金融产品在贷余额37亿元,利率大部分控制在基准或上浮不超过20%,融资放大比例超10倍,累计支持了超千户企业融资。此外,我们还联合研究出台了“投贷联动”办法和支持转贷服务机构建立等惠及民营企业融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五)推进征信体系建设。由市政府牵头,人民银行负责银行信贷信息采集,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尝试建立“两库一网”模式。打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南通模式”,旨在解决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信用优质企业更快地获得融资支持,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防范信贷风险,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市人行与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财政局、教育局、环保局、税务局、公积金中心等部门签订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协议,丰富南通市企业信用信息监测系统数据库内容,让系统接入机构能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推进系统接入机构与优质民营企业直接对接,切实提高民营企业信贷获得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断优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银企关系,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科学设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满足借款人生产经营的正常资金需求,积极开展转期贷、循环贷、年审制贷、无还本续贷业务,与转贷服务机构进一步优化转贷业务流程,改善小微企业转贷服务质量;依托纳税信用信息创新信贷产品,推动税务、银行信息互联互通。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发挥“南通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南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金融顾问百企行”等投融资载体重要作用。推动各地加大对政府转贷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企业知晓面。

(二)加快落实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研究完善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回归担保主业、降低费率水平、加大支小支农担保供给,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更好服务小微企业、“三农”和创业创新。一是结合国家和省最新担保政策更新完善担保分担机制,推动“政银担担”合作实质性开展;二是计划通过分险、注资等方式与国担基金、省级再担保公司开展合作,以增强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拓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探索设立信用保证引导基金,为本市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融资进行增信,为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担保机构小微担保业务分担风险。

(三)持续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开展诚信经营建设,认真履行《强化银行诚信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联合公约》、《南通银行业联合惩戒逃废债公约》以及《银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承诺书》,形成银行业惩戒合力,有效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合法权益,扎实提升银企互信水平,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